有些事,慢慢來、比較快。「企業文化」教我的人生道理

圖片來源


企業文化、使命願景、核心價值…,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,真的有用嗎?

身為 13 年資歷的企業內部訓練講師,「團隊建立」幾乎是頻率最高的訓練訴求,這個議題有很多種切入的角度,但追根究底,還是要回到最核心的問題:「這個企業為何而存在,企業的使命為何?這群人想要建立何種工作的文化,以達成他們的使命?」當所有工作小團隊,都能對焦於企業核心文化時,企業才會開始有個性、有特色、有方向,減少對內跨部門溝通合作的問題,進而提升企業對外的競爭力。

我對企業文化的議題相當著迷,現在也以「形塑企業文化」為個人招牌課之一。但我也曾經經歷過一段不短的懷疑期,覺得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,真的會有用嗎?誰能扛業績,誰說話就最大聲,不是嗎?品格不好但能力很強的同事,主管都比較容忍他,不是嗎?有些產業常常將「誠信第一、服務至上」的價值宣言寫在牆壁上,你有感覺到嗎?

來自 Kobe 的啟發

2013.4.12,該年球季的倒數第三場比賽,湖人隊在主場迎戰金州勇士隊,比賽的勝敗對於能否進入季後賽相當關鍵,即時已經不年輕,但全場球迷依舊期待 Kobe 在比賽中展現招牌曼巴風格,強硬的挑戰對手,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。比賽剩下最後三分鐘,Kobe 在一次切入時失速摔倒在地,並痛苦的摸著左腳腳跟處。身為球迷,對於 Kobe 每場球為了勝利而毫無保留的打法已經非常熟悉,直覺這不過是一次滑倒,他一定能如往常一樣,沒事的站起來,然後展開更加凌厲的復仇。沒想到,這次受傷,找上他的竟然是籃球員的致命傷:阿基里斯腱斷裂。你沒看錯,是斷裂、不是撕裂,是整條肌腱直接啪一聲,斷掉。

一般人碰到這種意外,是完全無法再移動一步的,肯定是在劇痛之下瞬間喪失所有意志力,需要被夥伴迅速攙扶下場就醫,然後從球場一路哭到醫院。而 Kobe ,有點意外、又好像毫無意外的,帶著很 Kobe 式的風格,固執的自己走回罰球線穩穩罰中兩球,然後帶著某種覺悟的眼神,一個人默默走下球場。受傷不到 24 小時,球隊的首席訓練師就接到 Kobe 的電話,他決定要立刻開刀,然後開始討論起他的復健計畫。當時,他已經 34 歲(數據顯示,籃球員的生涯巔峰平均是 28 歲)。

退役後的一次訪談中,主持人問到 Kobe 這段經歷,為何要在受傷後堅持走回球場罰球,不會痛嗎?當時在思考什麼?Kobe 回答説:「假設你今天腳受了傷,完全不能移動,醫生讓你回家靜養,你坐在沙發上,徹底的休息。突然間,房子失火了,你的小孩、老婆分散在房子其他地方,我敢打賭,這時候,你會忘記你的腳傷,衝上樓,抱著孩子,確保老婆的安全,然後逃離住所。這時候,你不會考慮腳傷的問題,你不會考慮勉強移動對腳造成的後果,因為家人的安全遠遠超過你的腳傷。同樣的,與比賽相較,腳傷其實沒那麼重要,當下沒有太多感覺到痛,就是想要盡力去完成比賽。受傷當天,我回到休息室,我的老婆及女兒已經在那裡等我,他們看著我,露出擔心的眼神,我跟他們說:『別擔心,爸爸會沒事的、會沒事的、會沒事…。』身為父母、身為球員,你必須要成為一個榜樣,受傷是一個阻礙,但這個阻礙不能定義我,也不會毀了我,更不會成為我離開球場的理由,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離開球場,這就是我當時做的決定。」生涯最後一場比賽,他破紀錄的用 60  分告別球場。用他的獨特方式,帥氣的離開球場,Mamba out!

Kobe 教我的職場升級術

有人說 Kobe 的意志力極強,而我會說那是因為他帶著使命在打球,在好幾個不同場合,Kobe 表示自己的所作所為,是為了要「激勵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」。不僅僅是 Kobe 帶著使命感在球場,在看過無數頂尖運動員的訪談後,我發現他們都會談到類似的概念,之所以想要不斷超越極限,其實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一個比個人更崇高的理想:為了「表現女性獨特的價值」、為了「能超越種族的隔閡與限制」、為了「打破唯有讀書好的陳舊觀念」、為了「鼓勵同樣遭遇的人勇敢發聲」。

受到這些啟發,我開始回頭研究 Nike 的使命,結果在資料中找到這句話:「將鼓勵與創新,帶給全世界的每個運動員* / To bring inspiration and innovation to every athlete* in the world」,運動員 / Athlete 的定義是:「只要你有身體,你就是運動員 / If you have body, you are an athlete.」。哇!多麼令人熱血沸騰!我的工作不是賣鞋子,而是透過與消費者互動的過程,一次又一次的將鼓勵和創新帶給每一位有身體的運動員。從此,從我手中制定的訓練策略、員工發展計畫、店長面試準則…我都會回頭檢視它是否符合企業使命。同時,我開始瘋狂研究世界上很有個性的品牌:Apple、星巴克、Google、迪士尼、西南航空、阿里巴巴…,我發現這些獨特的品牌背後,都是強而有力的企業使命,在帶領他們的每一個決策和方向,因此能越走越紮實,越發展越有獨特性,同時能超越時間和空間,取得卓越的成果。

2016 Kobe 退休,為了與精神導師致敬,我花了許多時間撰寫一堂「教練與運動員文化」課程,將 Kobe 職業生涯中對我的啟發一一梳理,並傳遞給店點優秀的店長及銷售夥伴。從那一天起,「店長」就改名為「教練」、「銷售人員」就改名為「運動員」,教練的角色是去激勵運動員突破潛力、提升表現,而運動員的角色是盡力呈現自己的最佳狀態,好好服務每一個來到店頭的運動員(消費者)。搭配著各種推動企業文化的大小活動,這把企業文化之火,將夥伴們心中對運動的熱情完全帶動出來,大家開始挑戰自己跑步、完成第一個半馬、完成第一個全馬、參加國外的馬拉松、完成三鐵、學習游泳、組成跑團帶消費者一起運動、下班後到河堤進行三對三籃球賽。甚至有個 Nike 的重要合作夥伴,將完成 15 公里跑步變成店教練遴選的必要條件之一,實在是有夠瘋狂的帥氣!至此,我也看到 Kobe 眼中的世界,藉由一個人自我挑戰的榜樣,帶動其他人追求卓越,進而變成一種品牌內部革新的運動。翻開當時工作的筆記本,好幾次我寫下我的工作是要「提升運動市場的價值」,我很欣慰在 Nike 9年的時光,我們有一群夥伴正是為著這個理想而努力,並真的改變且留下一些值得回憶的印記,在台灣的運動市場發展歷史上。

找到個人使命,在每次離開時無遺憾的優雅轉身

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一書提到大腦有種自動防衛機制,當身體達到極限以前,大腦會先關閉以求自保,恐懼、疲勞、疼痛,都會提示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,所以,某種程度來說,「疲倦是發生在大腦裡,而不是肌肉裡。」這個身體的設計是要提示我們,如果再繼續面對如此大的挑戰,身體可能會衰竭或受傷。但研究者發現,而很多情況下,大腦可以凌駕這些防衛機制。而「使命感的力量」就是其中一種可超越大腦機制的力量,進而創造全新的可能!

不論你目前效力的企業是否帶有令人激動的企業使命,你都可以勇敢地發掘並創造自己的個人使命宣言,我的個人使命宣言是「激勵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」,我一直努力在回應這個使命,並享受著我的職涯。你呢?是否也帶著閃亮的眼神,期待自己在職涯中創造值得回憶的印記呢?祝你在職場中發光,Just do it!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回到頂端